早上起床脸肿得像刚哭过,白天肚子胀气像吹了气球,走路没几步就喘,吃饭不香、拉肚子是常事,晚上睡不好还做梦连连。你说你没熬夜也没乱吃,可就是浑身不对劲,好像身体里有个“懒汉”在捣乱,这其实就是中医说的:脾虚湿盛!
别急着贴“亚健康”标签,也别动不动就买蛋白粉喝益生菌,中医早就有一招“治本之法”,而且方子藏在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里,名字听起来平平无奇,实则大有来头:参苓白术散。
这个方子可不是光给你补补胃那么简单,它是一把“调脾化湿”的软刀子,专治那种“吃啥都不长肉、干啥都提不起劲”的虚胖体质。
它由党参/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、山药、扁豆、莲子、薏仁、砂仁、桔梗等十几味药组成,看似平淡无奇,实则配伍精妙,归脾经、肺经、胃经,一边补气健脾,一边祛湿止泻,还能悄悄帮你养出一身好气血。
现代医学研究发现,参苓白术散能调节肠道菌群、增强免疫功能,对慢性腹泻、功能性消化不良、肠易激综合征都有不错的效果。而且它不像西药那样“头痛医头”,而是从整体出发,让你的身体重新恢复运转节奏。
但要注意的是,这方子不是“万能灵丹”。如果你舌苔白厚腻、食欲差、大便稀烂、面色萎黄、容易疲倦,恭喜你,你是典型的“脾虚夹湿”,用参苓白术散就像给汽车换机油,越用越顺溜。
但如果你是那种口干舌燥、便秘心烦、舌红少苔的阴虚火旺体质,那你可能更适合滋阴降火的方子,这时候再吃参苓白术散,等于给锅炉加柴火,只会越烧越旺。
剂量方面也要讲究点技巧。比如党参一般用10克左右,温和补气;白术9克,健脾燥湿;茯苓10克,利水安神;山药、扁豆各12克,既能补脾又能养胃。整个方子走的是“轻补缓调”的路线,适合长期低剂量服用,慢慢调理体质。
临床上我发现很多人一听说中药就要“猛药重拳”,结果吃几天就上火、闹肚子、脸上冒痘,还以为是“排病反应”。其实不是药不好,是你没用对人。养生这事,不能图快,要讲理,讲体质、讲配伍、讲剂量,才能吃得安心、调得有效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常盈配资-股票配资系统-配资论坛线上-股票配资首选门户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